期刊简介

               本刊面向广大中、高级从事神经科的医务人员,面向医疗、教学和科研单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以实用为重点;以理论和新技术为指导,服务于神经科临床医师及有关人员,力求使本刊成为神经科临床医师和有关人员的良师益友。本刊反映神经内、外科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和新理论,内容丰富、实用、新颖,可读性强。本刊力求通过学术交流,把本专业医务人员的学术和诊疗水平提高一个新台阶。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1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381/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8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 国际刊号:1673-5110
  • 国内刊号:41-1381/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年第11期文章
  •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微创穿刺术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取本院于2011-10-2012-10住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及接受微创穿刺颅内血肿治疗的观察组各40例,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认知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认知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负面情绪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脑......

    作者:魏飞升;宋来君 刊期: 2014- 11

  • 银杏达莫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银杏达莫注射液和依达拉奉注射液是目前广泛应用的两种药物,具有不同的药理作用。我院2010-10-2011-10采用银杏达莫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冯琨燕;任广军 刊期: 2014- 11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在急性脑梗死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6-10-2012-12本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急性脑梗死治疗组)40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组)40例,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与治疗前后的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生活能力也显著好于对......

    作者:李晓鹤;罗毅 刊期: 2014- 11

  • 复发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措施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8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脑梗死史,将52例初发性脑梗死患者设为初发组,46例复发性脑梗死患者设为复发组。对比2组患者的个人史、既往病史、辅助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复发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复发组有嗜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脂血症史、短暂......

    作者:冯泉 刊期: 2014- 11

  • 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对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4例,2组均常规予以改善脑循环、控制血压、脱水减轻脑水肿、保护脑细胞等治疗,对照组予以血塞通0.4g静滴,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滴,2次/d;2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天分别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

    作者:林艳梅;罗东;李涵志;曾裕宏 刊期: 2014- 11

  • 囊性脑膜瘤

    脑膜瘤是颅内常见的一种肿瘤,发生率占全部颅内肿瘤的13%~18%[1]。囊性脑膜瘤是脑膜瘤中较为少见的一类,发生率占所有颅内原发脑膜瘤的1.7%~11.7%[2],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未成年人高于成年人,常见于大脑凸面和矢状面旁,病理类型以脑膜内皮细胞型和非典型多见。囊性脑膜瘤在临床上有时难与其他颅内胶质瘤及转移瘤鉴别,一方面因为囊性成分的存在,因而在影像学表现上呈现多样性;另一方面,部分囊性脑膜......

    作者:于洋;刘献志;张智峰;赵培超;杜伟 刊期: 2014-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