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面向广大中、高级从事神经科的医务人员,面向医疗、教学和科研单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以实用为重点;以理论和新技术为指导,服务于神经科临床医师及有关人员,力求使本刊成为神经科临床医师和有关人员的良师益友。本刊反映神经内、外科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和新理论,内容丰富、实用、新颖,可读性强。本刊力求通过学术交流,把本专业医务人员的学术和诊疗水平提高一个新台阶。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1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381/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8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 国际刊号:1673-5110
  • 国内刊号:41-1381/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年第12期文章
  • 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开颅手术和血管内治疗并发症分析

    前交通动脉瘤的发生率占颅内囊性动脉瘤的31%~37%[1],因前交通复合体复杂的解剖学和血液动力学的特点,使前交通动脉瘤成为前循环动脉瘤中难处理的动脉瘤[2],并发症发生率、致残率和病死率较高.本文回顾分析2009-01-2011-01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神经外科收治125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前交通动脉瘤开颅手术和血管内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程安林;冯雷;刘鹏;潘力 刊期: 2012- 12

  • 颅内外动脉吻合治疗缺血型脑血管病2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吻合治疗缺血型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06-2011-06我院收治的颅内血管闭塞经内科治疗无效的缺血型脑血管病患者25例,进行颅内外动脉搭桥治疗.其中颈外动脉-桡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手术2例,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手术23例,术后随访24个月.结果患者术后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短暂性缺血发作频数及持续时间明显减少.术后复查3D-CTA显示搭桥血管通畅,吻合口无狭窄,搭桥......

    作者:王明盛 刊期: 2012- 12

  • 椎管内脓肿的诊断与显微外科治疗

    目的总结椎管内脓肿的诊断与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椎管内脓肿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史、临床表现结合MRI明确诊断,采用手术及早切除病变部位椎板,清除脓液及坏死组织.结果本组随访11例,优8例(72.7%),良2例(18.2%),可1例(9.1%);优良率90.9%.结论对于椎管内脓肿,应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早期诊断并及时手术.......

    作者:张少伟;牛光明;娄金峰;常克亮 刊期: 2012- 12

  •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脑部病变影像学表现

    目的总结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encephalopathy,SLEE)影像学表现,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脑部病变的影像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神经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脑部CT和MRI表现.结果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炎表现为双侧大脑半球白质区较对称性异常信号,1例表现为脑萎缩.4例脑梗死表现为基底节区和额顶叶多发密度或(和)信号异常,增强T1WI无明......

    作者:李杰存 刊期: 2012- 12

  • 非冲洗式微创穿刺抽吸术治疗脑出血38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抽吸术治疗基底节脑出血的疗效.方法总结我科1998-03-2010-11微创穿刺抽吸术治疗382例脑出血患者的病死率、术后3个月言语(优势半球出血)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死亡34例(8.9%),语言恢复理想188例(81.4%),生活自理179例(46.9%).结论微创穿刺抽吸术能降低病死率、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吴新立;唐玉林;陈学云;吴先臣 刊期: 2012- 12

  • 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护理体会

    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所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脑卒中患者易发生便秘,其原因是:由于长期卧床、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运动量减少,排便环境及排便姿势的改变、饮食结构不合理、精神心理因素.国外调查显示脑卒中后便秘的发生率为30%~60%,尤其在1周内多见,其临床症状常以病人排便时间间隔较长、大便干燥、排出困难为主.......

    作者:张博 刊期: 2012- 12

  •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一家系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强直性肌营养不良(DM)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一DM家系确诊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包括患者基本资料、临床表现、肌电图及肌肉活检等.结果5例DM患者均为慢性病程,以肌强直、肌无力、肌萎缩为主要表现,伴眼部、心脏、内分泌和神经等多系统损害,血清肌酶轻度增高或正常,肌电图具有特征性肌强直放电和肌源性损害,肌肉活检具有相对特异性肌病特征.结论DM是一种以肌强直、肌无力、......

    作者:张振铎 刊期: 2012- 12

  • 脑卒中患者对留置PICC认知的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对留置PICC必要性及相关知识的了解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便利选取郑州市两家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120例进行调查.结果22.5%脑卒中患者表示有必要留置PICC导管;研究对象PICC知识得分为30.14±9.45,80.00%得分<60分.结论脑卒中患者缺乏PICC相关知识,对留置PICC导管不积极.......

    作者:徐晖;张伟宏;赵燕利;张振香 刊期: 2012- 12

  • 老年脑卒中患者应用PICC并发静脉血栓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PICC静脉血栓老年脑卒中患者PT、APTT、FIB、D-dimer水平的变化.方法对置入PICC前和疑是静脉血栓时分别抽血,全自动血凝仪检测PT、APTT、FIB水平,ELISA法测定D-dimer的变化.结果发生静脉血栓前后患者血清中PT、APTT、FIB、D-dime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置入后PT缩短、APTT延长,FIB、D-dimer升高提示静脉血......

    作者:杨巧芳;张伟宏;徐晖;张振香 刊期: 2012- 12

  • 齐拉西酮与氟哌啶醇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与氟哌啶醇治疗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分为研究组和治疗组,每组34例,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口服齐拉西酮,对照组口服氟哌啶醇,观察6周.在治疗前和治疗第2、4、6周末,分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末,研究组有效率91.2%,对照组为85.3%,2组比较差......

    作者:刘杰 刊期: 201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