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面向广大中、高级从事神经科的医务人员,面向医疗、教学和科研单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以实用为重点;以理论和新技术为指导,服务于神经科临床医师及有关人员,力求使本刊成为神经科临床医师和有关人员的良师益友。本刊反映神经内、外科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和新理论,内容丰富、实用、新颖,可读性强。本刊力求通过学术交流,把本专业医务人员的学术和诊疗水平提高一个新台阶。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1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381/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8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 国际刊号:1673-5110
- 国内刊号:41-1381/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丙种球蛋白及干扰素治疗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及干扰素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HFMD)并发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状况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2‐12—2013‐12收治的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患儿8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丙种球蛋白组30例,连续5d静滴人血丙种球蛋白,剂量1g/(kg?d);干扰素组27例,采用肌内注射重组人干扰素80μg/(次?d),持续3d;联合组30例,采取丙种球蛋白和干扰素联合治疗......
作者:方燕 刊期: 2015- 15
-
儿童重型病毒性脑炎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儿童重型病毒性脑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1‐03—2014‐06儿科病房收治的112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在患儿出院后6个月时采用Liverpool预后评分量表评估其预后。根据预后情况将患儿分为痊愈组(n=46)和未愈组(n=62),分析患儿各项临床资料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惊厥、偏瘫、合并多脏器损伤、低钠血症、高血糖......
作者:董艳萍;刘玉莹 刊期: 2015- 15
-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与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及其与血清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选择8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体检且各项检查均正常的健康成人79例为对照组;检测脑卒中患者发生感染的特异性抗体IgG含量,同时比较感染阳性与感染阴性患者Cyc水平、血脂以及外周血FIB、D‐二聚体和白细胞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IgG阳性率(81.3%)、Cyc(21.43±0.52),血清TC(......
作者:何宗亮 刊期: 2015- 15
-
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神经节苷脂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02—2014‐12收治的10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根据接受不同治疗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2组患儿原始反射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以及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原始反射恢复时间(4.0±2.1)d,对照组为(6.4±2.2)d;观察组患儿意识恢复时间(3.7±1.0)d,对照组为(6.3......
作者:高海光 刊期: 2015- 15
-
脑小血管病的病变分布特征与临床表现的关系
目的:分析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病变分布特征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08—2014‐08在我院收治的小脑血管疾病患者140例,根据ARWMC评分将病情程度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根据病变部位分为皮层下、基底节区以及脑干和小脑区。分析不同病情程度与病变部位的关系以及不同病变部位和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轻度组基底节区发病率12.29%,中度组为32.61%,重度组为52.94%,差异......
作者:戴东璟 刊期: 2015- 15
-
静脉泵控尼莫地平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尼莫地平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及控制继发性再出血的临床疗效,分析可能机制。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82例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42例,应用尼莫地平注射液微量泵静脉泵入,共7d;对照组40例,应用20%甘露醇注射液静滴,2组其余基础治疗均相同。2组均在入院时、入院后1、3、7、21d行头颅CT检查,测量血肿体积、血肿周围水肿带体积,并给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入院时及28d......
作者:蔡卫卫;吕建周;王化贤;李建辉;黄晓;于亚亮;宋元贞;许红霞;王东生 刊期: 2015- 15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并缺血性脑卒中与血清细胞因子的关系
目的: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03—2013‐05我院诊治的120例伴缺血性脑卒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均在药物治疗前12h及药物治疗2个疗程后,空腹采集静脉血检测细胞因子,观察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的变化,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药物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IL‐18、hs‐CRP、干扰素‐γ等细胞因子的水平产生显著变化,治疗前后的细胞因子水平有显著性差......
作者:陈刚 刊期: 2015- 15
-
m ir-181c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研究mir‐181c在神经母细胞瘤(NB)中的调控机制。方法采取实时PCR(RT‐PCR)、细胞存活实验(MTT)、集落形成试验、Transwell试验。结果mir‐181c下调在原发NB组织比在转移NB组织中更显著。功能性研究显示mir‐181c超表达抑制NB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结论mir‐181c在NB中表达下调,mir‐181c高表达抑制NB细胞生长,转移和侵袭。......
作者:李勇;王莉华 刊期: 2015- 15
-
神经外科患者术后体温 WBCCRP 和 PCT 的变化规律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体温、WBC、CRP和PCT的变化规律。方法89例接受神经外科手术且术前无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是否出现感染分为感染组(11例)和未感染组(78例)。比较2组患者的体温、WBC、CRP和PCT的术后变化规律。结果无感染组体温在术后1d达到峰值后出现下降,感染者术后平均体温一直高于38℃,除术后第1天2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无感染组患者WBC水平在术后1d达......
作者:王志强;徐劲松;张铁军 刊期: 2015- 15
-
不同级别脑膜瘤组织中 MMP-9的表达
目的:探讨脑膜瘤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其与脑膜瘤级别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38例脑膜瘤组织中MMP‐9的表达。结果脑膜瘤组织中MMP‐9的阳性表达率为42.1%,Ⅰ、Ⅱ、Ⅲ级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7.3%、40.0%、100.0%,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的阳性表达率随脑膜瘤级别的上升而逐渐增高。结论脑膜瘤组织中存在MMP‐9的高表达,且脑......
作者:邓强 刊期: 2015- 15
动态资讯
- 1 小儿脊髓空洞症8例临床分析
- 2 自噬在神经元轴突与树突变性中的作用
- 3 复方樟柳碱联合维生素B12眼局部注射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 4 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D-二聚体含量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测定及分析
- 5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肺性脑病25例临床分析
- 6 联合应用甲壳素导管与IGF-1对大鼠坐骨神经再生的研究
- 7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脑脊液 MMP-2和 TIMP-2测定的临床意义
- 8 超早期尿激酶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
- 9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38例疗效分析
- 10 118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误诊分析
- 11 东菱克栓酶结合早期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 12 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 13 专科护理组在神经外科手术护理中的重要性
- 14 视频脑电图在儿童非癫痫性发作诊断中的意义
- 15 后交通动脉瘤伴动眼神经麻痹(ONP)夹闭术后恢复因素分析
- 16 早期康复训练及超声并生物反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 17 24例脊髓动静脉畸形显微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 18 结核性脑膜炎64例临床观察
- 19 烟雾病致脑室出血的脑血管影像学分析
- 20 瘤内注射树突状细胞对 C6胶质瘤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