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面向广大中、高级从事神经科的医务人员,面向医疗、教学和科研单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以实用为重点;以理论和新技术为指导,服务于神经科临床医师及有关人员,力求使本刊成为神经科临床医师和有关人员的良师益友。本刊反映神经内、外科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和新理论,内容丰富、实用、新颖,可读性强。本刊力求通过学术交流,把本专业医务人员的学术和诊疗水平提高一个新台阶。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1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381/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8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 国际刊号:1673-5110
- 国内刊号:41-1381/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进展性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和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对8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98例非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进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测定、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90例健康体检者作比较.结果进展性脑梗死组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颈动脉IMT高,对比非进展性脑梗死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作者:关坚红;余仲苟;马玉姗;谭步巧 刊期: 2012- 24
-
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支架成形术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估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对34例患者(36处病变)椎动脉开口部狭窄行支架成形术治疗,评估其技术成果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及近期疗效.结果36处病变共成功置入球囊扩张支架35枚,技术成功率为97.2%(35/36),术后即刻造影,显示残余狭窄均<20%,围手术期未发现急性闭塞、动脉夹层、脑出血等并发症.随访1a,发生支架内再狭窄6例(再狭窄≥50%),再狭窄率17.1%.结......
作者:李方明;刘亚杰;黎冠东;梁宇闯;高娟碧 刊期: 2012- 24
-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关系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关系.方法对112例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明确粥样硬化斑块类型,同时测定血清CRP水平.结果脑梗死患者中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RP水平可反映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
作者:贺淑静 刊期: 2012- 24
-
首次DSA阴性蛛网膜下腔出血4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患者首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呈阴性的原因及诊疗策略.方法对近年来44例首次DSA呈阴性的SAH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出血后2~3周进行DSA复查,分析其阴性结果及原因.结果DSA阴性组在性别、年龄、Hunt-Hess分级及Fisher分级、高血......
作者:李红芳;张爱梅;李宪章;郝永楠;宋莉;杨鹏 刊期: 2012- 24
-
颅内转移瘤1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颅内转移瘤瘤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15例颅内颅内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经验进行总结.结果15例术前误诊2例,行手术治疗12例,11例术后神经功能障碍改善,1例术后出现短期对侧肢体瘫痪.结论颅内转移瘤瘤差异性大,容易误诊.治疗应以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为主,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并遵循个体化原则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张圣邦;郭西良;徐旭东;刘顶新;冯春国;程宏伟;万经海;钱峰;丁俊;马奎;姜国伟 刊期: 2012- 24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鉴别诊断
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centralnervoussystemlymphoma,PSNCL)是指肿瘤局限于中枢神经系统,而未在其他系统受累的淋巴瘤.本病发病率低,但随着免疫缺陷患者的增多、免疫抑制剂使用的增多,以及诊断水平的提高,本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脱髓鞘病是一组病因不明确,大多认为与自身免疫有关的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两种疾病在临床表现及影像学上的表现有诸多类似之处,容......
作者:汤华萍;李美英;夏峰 刊期: 2012- 24
-
文拉法辛缓释片与西酞普兰、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
目的比较文拉法辛缓释片与西酞普兰、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不良反应.方法将12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于文拉法辛缓释片(博乐新)、西酞普兰、阿米替林治疗4周.采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不良反应量表(TESS)在治疗前和治疗第1、2、4周末分别评定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文拉法辛缓释片组在第1周末即显效,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另2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
作者:刘文庭;杨云霞;赵洁;徐开营;刘秋英;刘溪琨 刊期: 2012- 24
-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G298A、-786T>C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G298A和-786T>C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stroke,IS)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取13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100例健康人,应用聚合酶链技术(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RFLP)技术,对其进行一氧化氮合成酶基因多态性检测,并比较2组间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
作者:杨改清;胥丽霞;刘举;吴孟娇;李晓昶 刊期: 2012- 24
-
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区Aβ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丁苯酞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及海马区Aβ表达的影响,探讨丁苯酞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法制备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以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认知功能,以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海马区Aβ的表达.结果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认知功能明显下降(P<0.05),Aβ表达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认知功能明显改善(P<0.05),Aβ表达明显减少(P<0.05);其中......
作者:窦雯;杜业亮;刘英;李增芬 刊期: 2012- 24
-
帕金森病合并精神行为异常患者30例临床分析
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disease,PD)为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及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特征,并伴随自主神经功能失调,且大多数帕金森氏病患者在病程中可出现各种精神行为异常表现,包括性格行为改变、言语异常、认知功能下降、幻觉、妄想等.有些是帕金森氏病本身疾病所致,有些与其他多种因素有关,故临床诊治过程中应仔细识别,以免延误病情.我院收治30......
作者:刘俊 刊期: 2012- 24
动态资讯
- 1 利培酮和齐拉西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成本-效果分析
- 2 川芎清脑颗粒合用西比灵治疗偏头痛64例
- 3 小剂量地塞米松在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作用研究
- 4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11例临床分析
- 5 内窥镜的清洗与消毒体会
- 6 早期预防卒中后抑郁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的影响
- 7 实验性肌炎动物模型的肌酶研究
- 8 脑卒中急性期血管病与血脂的相关性研究
- 9 等速运动训练对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 10 护理干预对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分析
- 11 微创溶解引流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60例疗效观察
- 12 急性脑出血病人的观察与康复护理
- 13 大剂量山莨菪碱在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疗效观察
- 14 开展新型的三级护理查房探讨
- 15 红花黄色素联合疏血通对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16 观察显微外科手术经不同入路治疗颅脑肿瘤的临床疗效
- 17 神经外科护士长的管理技巧
- 18 瞬目反射对早期面神经炎的诊断及预后评估应用
- 19 微骨窗颞下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干出血初步研究
- 20 普外科术后并发脑梗死患者留置气囊导尿管漏尿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