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面向广大中、高级从事神经科的医务人员,面向医疗、教学和科研单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以实用为重点;以理论和新技术为指导,服务于神经科临床医师及有关人员,力求使本刊成为神经科临床医师和有关人员的良师益友。本刊反映神经内、外科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和新理论,内容丰富、实用、新颖,可读性强。本刊力求通过学术交流,把本专业医务人员的学术和诊疗水平提高一个新台阶。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 国际刊号:1673-5110
- 国内刊号:41-1381/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溶血磷脂酸在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吴小炼;吴潇
关键词:溶血磷脂酸, 后循环缺血, 眩晕, 诊断, 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溶血磷脂酸(LPA)在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对103例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128例其他病因眩晕患者,50例健康对照人群血浆LPA测定.后循环缺血眩晕患者分为脑梗死组、短暂脑缺血发作组(TIA组).脑梗死组随机分为脑梗死试验组、脑梗死对照组.脑梗死试验组加用氯吡格雷0.75g qd.结果 脑梗死组、TIA组发病3d内血浆LPA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病因眩晕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脑梗死2组发病4周时血浆LPA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意义(P>0.05),但发病2周时脑梗死试验组LPA水平较脑梗死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 血浆LPA水平是后循环缺血所致眩晕敏感指标,可作为眩晕患者病因筛查常规检查项目,并为临床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和疗效判断提供客观依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