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面向广大中、高级从事神经科的医务人员,面向医疗、教学和科研单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以实用为重点;以理论和新技术为指导,服务于神经科临床医师及有关人员,力求使本刊成为神经科临床医师和有关人员的良师益友。本刊反映神经内、外科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和新理论,内容丰富、实用、新颖,可读性强。本刊力求通过学术交流,把本专业医务人员的学术和诊疗水平提高一个新台阶。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 国际刊号:1673-5110
- 国内刊号:41-1381/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探讨
袁彬;袁晓梅;赵建华;张黎军;王超伟;陶胜波;李青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 颈动脉粥样硬化, 脂联素, 内脂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介素-6
摘要: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血清中APN、Visfatin、TNF‐α和IL‐6水平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影响,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机制。方法118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阿托伐他汀组)。除脑梗死常规治疗外,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每晚20 m g ,连用6个月。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8 d、6个月时,抽取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ASA)检测患者血清中 APN、Visfatin、TNF‐α和IL‐6水平,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 T )。结果与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相比较,治疗组28 d、6个月 A PN 水平均升高, TNF‐α、IL‐6和Visfatin水平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28 d后2组颈动脉 IMT 均无明显变化;治疗6个月治疗组颈动脉 IM T与治疗前及对照组6个月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长期应用可降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 IMT ,其作用机制除调脂外还可能通过降低血清中Visfatin、TNF‐α和IL‐6水平从而上调APN表达抑制血管炎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