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面向广大中、高级从事神经科的医务人员,面向医疗、教学和科研单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以实用为重点;以理论和新技术为指导,服务于神经科临床医师及有关人员,力求使本刊成为神经科临床医师和有关人员的良师益友。本刊反映神经内、外科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和新理论,内容丰富、实用、新颖,可读性强。本刊力求通过学术交流,把本专业医务人员的学术和诊疗水平提高一个新台阶。                

首页>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 国际刊号:1673-5110
  • 国内刊号:41-1381/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7年第23期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影像学对照分析

王淮章;张蔚蔚;蒋莉莉;郭荣;石全

关键词:CT, 磁共振动脉成像, 后循环缺血, 眩晕,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摘要:目的 探讨CT、磁共振动脉成像(MRA)检查对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临床表现为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患者40例接受CT、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探讨CT、MRA诊断后循环缺血眩晕的诊断学价值.结果 4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C T检查发现脑梗死病灶患者11例,检出率为27.50%.M RA检查,双侧椎动脉A型44条,B型8条,C型9条,D型9条,正常14条;基底动脉:A型24条,B型4条,C型6条,正常6条;M RA诊断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灵敏度为93.27%,特异度为81.25%,漏诊率为6.73%,误诊率为18.75%;C T诊断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灵敏度为27.78%,特异度为75.00%,漏诊率为72.22%,误诊率为25.00%.结论 M RA检查对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具有无创性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