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面向广大中、高级从事神经科的医务人员,面向医疗、教学和科研单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以实用为重点;以理论和新技术为指导,服务于神经科临床医师及有关人员,力求使本刊成为神经科临床医师和有关人员的良师益友。本刊反映神经内、外科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和新理论,内容丰富、实用、新颖,可读性强。本刊力求通过学术交流,把本专业医务人员的学术和诊疗水平提高一个新台阶。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 国际刊号:1673-5110
- 国内刊号:41-1381/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的病理生理及早期诊治研究进展
王晓燕;张晓蕾;王运良
关键词: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 缺血性组织损伤, 半暗带, 脑水肿, 去骨瓣减压术
摘要:恶性大脑中动脉梗死是一种致死性疾病,病死率高达80%.该病的病理生理特点是较大的核心区严重缺血,而周围半暗带相对较小.由于不可逆损害的快速进展,缺血区很快发生细胞毒性水肿,随后紧密连接损害引起血脑屏障破坏(BBB)和血管源性脑水肿,导致占位性脑肿胀.血管源性水肿在一至数天达高峰,对周围组织的机械压力引起中线移位和脑疝,终压迫脑干和死亡.早期出现严重的神经症状,如偏瘫和凝视,而后出现高级皮层征象,如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意识下降等,可预测其加重过程.CT影像学超过50% 的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发生低密度改变,梗死部位大、中线移位和弥散加权磁共振(DW-MRI)病变范围多是恶化过程的前兆.卒中后数小时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发现脑血流量低于临界值和不可逆组织损害预示恶性梗死进展和颅内压(ICP))增高,多模式神经监测发现组织氧张力降低.恶性MCA梗死的治疗包括限制占位性水肿扩展的一般措施,但这些方法并不是很有效,仅去骨瓣减压术(DHC)能成功降低升高的ICP和脑组织严重移位的影响.某些研究证实DHC可明显减少病死率和改善功能预后.无论患者年龄大小都必须尽早行DHC,但60岁以上患者造成严重残疾的可能性更高,应予以注意.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