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面向广大中、高级从事神经科的医务人员,面向医疗、教学和科研单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以实用为重点;以理论和新技术为指导,服务于神经科临床医师及有关人员,力求使本刊成为神经科临床医师和有关人员的良师益友。本刊反映神经内、外科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和新理论,内容丰富、实用、新颖,可读性强。本刊力求通过学术交流,把本专业医务人员的学术和诊疗水平提高一个新台阶。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1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381/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8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 国际刊号:1673-5110
  • 国内刊号:41-1381/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年第3期文章
  • 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难点及干预措施

    老年脑卒中患者身体器官的各项功能逐渐衰退老化,且常合并基础疾病,住院时间长、花费大、后遗症多。本文总结了老年脑卒中的护理难点及干预措施,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凌云 刊期: 2016- 03

  • 预见性护理在肝性脑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肝性脑病是肝衰竭严重的并发症,也是常见死因之一[1]。一般情况下,发生肝性脑病有明确的诱因和先兆症状。本研究通过早期实施预见性护理,清除肝性脑病的诱因和潜在危险因素,拟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早期肝性脑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胜男 刊期: 2016- 03

  • 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提高胶质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

    胶质瘤是一种恶性肿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出现的病变,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病变的70%,多的是胶质瘤病变。对胶质瘤的治疗除了进行切除手术外必须要配合放化疗融合治疗,可防止病情复发,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1]。我院在胶质瘤患者术后实施放化疗和全面无缝隙护理模式,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燕舞;黄健 刊期: 2016- 03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急性脑梗死是较为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常规药物治疗能够改善预后和提高生存质量,但效果并不理想,且药物安全性存在争议[1]。我们分析了低分子钙素钙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利霞 刊期: 2016- 03

  • 瑞伐他汀强化降脂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有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方法。方法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强化治疗组,每组46例,分别采用瑞伐他汀常规治疗和强化治疗。对2组各项血脂指标和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强化治疗组各项血脂水平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069,P=0.0086)。结论瑞伐他汀强......

    作者:岳喜进 刊期: 2016- 03

  •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选取82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FA)、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等,探讨血浆Hcy与脑梗死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2组Hcy、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IMT、收缩压(SBP)、舒张压(DBP)、FA、维生素B12(VitB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刘扣琴 刊期: 2016- 03

  • 硬膜外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腔隙性梗死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

    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cognitivedysfunction,POCD)是术后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老年患者多发,多表现为精神错乱、焦虑、人格改变以及记忆受损等[1]。术后早期出现此类并发症一般统称为谵妄,若持续时间较长则称POCD。POCD在老年患者中非常常见,且持续时间通常较长,可持续数月、数年乃至出现永久性OOCD,对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本研究选择86例......

    作者:丁庆民 刊期: 2016- 03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脑梗死的相关性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脑梗死的高危因素,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所致的脑梗死患者50%~70%遗留严重的残疾,增加了患者家庭及社会的负担[1]。研究[2]报道,血液黏滞度增高、炎症状态、凝血机制及纤溶系统异常有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生关系紧密。纤维蛋白原是动脉粥样硬化重要的炎性因子,且直接参与血栓的形成[3]。本研究选择我院2012-01—2014-01收治的110例......

    作者:卢仁凯;聂方华;张贇;李生俊 刊期: 2016- 03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内脂素含量的变化及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稳定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内脂素水平,探讨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稳定性的关系。方法对68例ACI患者及45例健康人群(对照组)进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血管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果,对ACI患者分组并检测血清内脂素水平。结果68例ACI患者中,稳定斑块组31例,不稳定斑块组25例,无斑块形成(无斑块组)12例;3组内脂素水平分别为(28.25±8.06)μg/L、(......

    作者:李新萍 刊期: 2016- 03

  • 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管储备能力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是神经内科临床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随着我国人群平均寿命的增加和生活条件的改善,脑梗死发病率逐年增加并呈现低龄化倾向,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存在较高的致残率。目前,超早期进行溶栓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存在严格的适应证,所以,对无法进行溶栓治疗的患者采取合适的内科治疗,以使梗死的血管及早建立侧支循环,控制脑组织缺血区的范围,改善神经功能,提高脑血管储备能力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丁苯酞对改善急性脑梗死......

    作者:葛晓航;刘乐喜;赵秀秀 刊期: 2016-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