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面向广大中、高级从事神经科的医务人员,面向医疗、教学和科研单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以实用为重点;以理论和新技术为指导,服务于神经科临床医师及有关人员,力求使本刊成为神经科临床医师和有关人员的良师益友。本刊反映神经内、外科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和新理论,内容丰富、实用、新颖,可读性强。本刊力求通过学术交流,把本专业医务人员的学术和诊疗水平提高一个新台阶。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1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381/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8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 国际刊号:1673-5110
- 国内刊号:41-1381/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心血管代谢性相关因素对脑梗死发病的影响
目的:探讨心血管代谢性相关因素与脑梗死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人群2648例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Logistic检验分析心血管代谢性相关因素与脑梗死的关联强度。结果在体检的2648例患者中,脑梗死患病率4.80%(127/2648)。FPG升高、TG升高、HDL-C降低、血压升高、中心型肥胖的发生率分别为47.24%、25.98%、46.46%、83.46%、48.82%,均高于未发......
作者:王红旭 刊期: 2016- 03
-
癫痫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癫痫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经临床及脑电图确诊的癫痫患者53例和21例与其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相匹配的健康正常人为研究对象,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测定,并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其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癫痫患者和对照组P3波潜伏期分别为(361.32±26.76)ms与(311.27±18.43)ms,P3波波幅分别为(3.38±1.52)μV与(6......
作者:朱慧;肖正军;高茂军 刊期: 2016- 03
-
胸腰椎后路手术发生脑脊液漏的相关原因及处理
目的:探讨胸腰椎后路术后发生脑脊液漏的相关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选取2010-08—2014-08在我院行胸腰椎后路手术的患者320例,对其中发生脑脊液漏的患者进行处理。结果320例患者中发生脑脊液漏14例,经术中、术后相应处理,均在术后3~12d内拔出引流管,术后2周内均拆除缝线,伤口恢复良好,无颅内感染。结论对于脑脊液漏重点在于预防,术中对硬脊膜的严密缝合等修补措施十分关键,术后体位的保持、伤口......
作者:张广平;李伟;陈龙 刊期: 2016- 03
-
图文式健康教育路径在妊娠合并癫痫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图文式健康教育路径在妊娠合并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妊娠合并癫痫的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研究组采用图文式健康教育路径,比较2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健康教育得分及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作者:刘素梅 刊期: 2016- 03
-
早期修补术联合VPS手术治疗严重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颅骨缺损并脑积水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早期修补术联合VPS手术治疗严重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颅骨缺损并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0例颅骨缺损合并脑积水的严重颅脑损伤术后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观察组行早期修补术联合VPS(脑室-腹腔分流术),且均于去骨瓣减压术后3个月内完成,对照组患者先行VPS手术,并于3~6个月后再行颅骨修补术。对手术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并发症情况和1a的随访记录进行统......
作者:胡湘;惠鲁生;戴炯 刊期: 2016- 03
-
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吞咽功能评级≤5级的60例脑卒中患者按数字分组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吞咽功能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Vitalstim电刺激治疗仪。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6.7%)与对照组(63.3%)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吞咽功能评分均有所提高,但治疗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作者:金俏;杨晓燕;任启晶 刊期: 2016- 03
-
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临床研究
研究表明[1],颈动脉粥样硬化是患者动脉壁对损伤以及炎症的一种修复反应。30%~35%的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颈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2]。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上重要的一类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胆固醇血症的药物,不仅能够对脑卒中患者的脑及血管产生保护作用,同时也能够显著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血脂水平,对于疾病的预防与治疗都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3]。本次实验研究了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
作者:张羚 刊期: 2016- 03
-
114例糖尿病患者神经电生理特征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观察糖尿病患者神经电生理特征,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11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神经传导检测,并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DPN)及神经传导正常(NDPN)组年龄、病程、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压及血同型半胱胺酸等进行分析。结果11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94例出现周围神经病变,20例神经传导正常,总异常率82.5%。其中......
作者:黄开梅;刘兵;赵中 刊期: 2016- 03
-
动脉溶栓联合机械辅助治疗前后循环大动脉急性闭塞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动脉溶栓联合机械辅助治疗前后循环大动脉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大动脉急性闭塞性脑梗死患者62例,分为前循环组(34例)和后循环组(28例),均采用动脉溶栓联合机械辅助治疗。比较2组病因分型、血管再通情况、临床疗效评价、溶栓后24h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和溶栓后1个月病死率。结果前、后循环组患者病因分型均以动脉粥样硬化性栓塞为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溶栓后血管再通......
作者:田方起;苏兰;张玉香;王涛;李斌 刊期: 2016- 03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以2001—2014年在豫北地区10家医院符合入组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752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并随访90d以上,根据以后是否发生DEACMP分为ACMP组和DEACMP组,对所有患者的年龄、昏迷时间、昏迷程度、吸烟饮酒史等26个指标进行统计归纳,分析ACMP后患者发生DEACMP......
作者:张晓莉;曾皎;顾家鹏;李瑞杰;张萍;吴强;田松朝;赵建华;靳玫;潘登;韩亚州;赵国有;顾仁骏 刊期: 2016- 03
动态资讯
- 1 社区电子健康档案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应用研究
- 2 加巴喷丁联合硫酸吗啡控释片治疗癌性神经痛的效果及不良反应
- 3 恶性脑胶质瘤术后化疗护理对策
- 4 开颅夹闭和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分析
- 5 分期手术治疗巨大垂体腺瘤临床研究
- 6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糖尿病视神经病变的诊断作用
- 7 脑卒中患者合并睡眠障碍的护理体会
- 8 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性头痛 50例临床分析
- 9 维吾尔族汉族抑郁症患者人格特征与疗效对比研究
- 10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及中药治疗急性脑出血48例临床分析
- 11 进展性脑卒中40例临床分析
- 12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情况分析
- 13 纳洛酮、苯巴比妥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34例疗效观察
- 14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颈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 15 西比林并丹参治疗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动脉痉挛37例分析
- 16 重型颅脑损伤早期气管切开的临床意义
- 17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不良反应
- 18 足下垂患者肌电图异常改变分析
- 19 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
- 20 卒中单元模式下分级康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