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面向广大中、高级从事神经科的医务人员,面向医疗、教学和科研单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以实用为重点;以理论和新技术为指导,服务于神经科临床医师及有关人员,力求使本刊成为神经科临床医师和有关人员的良师益友。本刊反映神经内、外科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和新理论,内容丰富、实用、新颖,可读性强。本刊力求通过学术交流,把本专业医务人员的学术和诊疗水平提高一个新台阶。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1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381/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8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 国际刊号:1673-5110
  • 国内刊号:41-1381/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年第14期文章
  • 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脑梗死对脑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01—2014-12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观察2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MPV、Vs、Vd、PI和RI均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且研究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常规组,差......

    作者:王红权;赵姝丽 刊期: 2016- 14

  • 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8在急性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梗死中的检测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8在急性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梗死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2-11—2014-11收治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共30例为腔隙性脑梗死组,选择同期脑梗死患者30例为脑梗死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者30例为正常组。比较3组血清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8水平。结果脑梗死组C反应蛋白与白介素-8水平高于腔隙性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隙性脑梗死组C反应蛋白与白介素......

    作者:樊明鹤 刊期: 2016- 14

  • 颈动脉颅外段不稳定斑块与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性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技术,探讨颈动脉颅外段不稳定斑块与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颈动脉超声下斑块厚度>2mm的患者80例,根据病情38例纳入进展组,42例纳入稳定组,分析2组斑块成分(斑块内出血、偏心脂质坏死核、纤维帽较薄/破裂)及管腔狭窄程度与进展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进展组患者的收缩压、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和超敏C反应蛋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

    作者:陈博;宋彦;丁旭萌;李旭 刊期: 2016- 14

  • 脑梗死后早期癫痫发作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早期癫痫发作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2-04—2015-01收治的420例癫痫发作的脑梗死患者,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资料,统计比较420例患者脑梗死后早期癫痫发作的发作时间类型、总发生率,经治疗后转归情况等,总结分析影响脑梗死后早期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结果在性别、年龄、血糖、电解质平衡变化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梗死部位、梗死灶、脑卒中分型、NI......

    作者:李世学;张芳;孙艳霞 刊期: 2016- 14

  • 颈部血管彩超诊断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对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颈部血管彩超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02—2015-02收治的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51例为探究组。与此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非脑血管病患者51例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应用颈部血管彩超诊断,探究其诊断结果。结果对照组中狭窄、闭塞患者0例,探究组为13例(25.49%);对照组中内膜增厚14例(27.45%),探究组为46例,占90.20%;对照组中动脉粥样硬化......

    作者:尹海霞;梁秋染 刊期: 2016- 14

  •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普通肝素微量持续泵入治疗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作用

    探讨普通肝素微量持续泵入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改善作用,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卉咏 刊期: 2016- 14

  • 血浆 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检测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浆中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检测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5例确诊为ACI的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和凝血酶凝固法(Clauss法)测定2组患者的血浆DD和FDP水平。结果观察组的血浆DD、FD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DD、FDP水平与病情轻重存在明显相......

    作者:荀顺芹 刊期: 2016- 14

  • 老年大面积小脑梗死序贯手术17例救治分析

    小脑梗死临床并不少见,占全部脑梗死的15%,其中11%~25%为大面积小脑梗死[1],而大面积小脑梗死会发生严重小脑水肿,出现逐渐加重的占位效应和继发性四脑室阻塞引起脑积水导致脑疝和脑干受压,内科治疗难以奏效,需行外科手术救治以挽救生命,改善神经功能。回顾分析2005-02—2011-12我院共收治17例老年大面积小脑梗死患者经脑室外引流,枕下减压及术后采用MedtronicEDM系统行腰大池持续......

    作者:支文勇;赵富文;程序曲;龚铭杰 刊期: 2016- 14

  • 氧疗结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康复进程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探讨氧疗结合康复训练对脑梗死患者康复进程及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01—2014-08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40例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氧疗法,分别于治疗前后采取CSS量表(神经缺损功能)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统计治疗前后2组患者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及血浆黏度的变化情况,记录2组患者......

    作者:雷少军;贾秀贤 刊期: 2016- 14

  • 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以我院2013-01—2015-01收治的7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MRI、SWI检查,其中合并脑微出血48例,为观察组,未合并脑微出血27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相关资料,单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脑微出血发生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合并高血压、抗血小板药物使用史、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稀疏比率分别为72.9%、72.9%、7......

    作者:张斌;张淑玲;付胜奇;张道培 刊期: 2016-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