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面向广大中、高级从事神经科的医务人员,面向医疗、教学和科研单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以实用为重点;以理论和新技术为指导,服务于神经科临床医师及有关人员,力求使本刊成为神经科临床医师和有关人员的良师益友。本刊反映神经内、外科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和新理论,内容丰富、实用、新颖,可读性强。本刊力求通过学术交流,把本专业医务人员的学术和诊疗水平提高一个新台阶。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1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381/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8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 国际刊号:1673-5110
  • 国内刊号:41-1381/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年第2期文章
  • 神经外科颅脑外伤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08—2013‐08收治的150例颅脑外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受伤至入院时间、血肿量、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中线移位、颅脑损伤类型及硬膜下血肿、并发症(高钠血症)等相关指标。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影响颅脑外伤患者预后情况的各种因素。结果颅脑外伤患者预后良好率80.50%(120/150);致残率19.50%......

    作者:蓝欢;张永亮;黄纯真 刊期: 2015- 02

  •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波动与溶栓的关系

    目的:探究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07—2013‐07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2组患者均给予溶栓治疗,观察2组患者预后情况。结果糖尿病组24h平均血糖值、血糖水平标准差、平均血糖波动幅度、住院期间的病死率及随访1a后的复发率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P<0.01),2组患者经过溶栓治疗后,FMA......

    作者:高永开;白小飞 刊期: 2015- 02

  • 带状疱疹神经受累与后遗神经痛发生关系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受累神经与后遗神经痛发生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06—2014‐07在我院皮肤科急诊且完成随访的189例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收集患者的相关疾病信息,依据受累神经进行分组,比较后遗神经痛发生的差异。结果189例带状疱疹患者中,三叉神经受累52例(27.51%),颈臂丛神经受累11例(5.82%),肋间神经受累78例(41.27%),腰骶丛神经受累48例(25.40%)......

    作者:郭哲 刊期: 2015- 02

  • 肌间沟神经阻滞联合阿片类镇痛药对术后镇痛的影响

    目的:探究肌间沟神经阻滞联合阿片类镇痛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03—2014‐06住院60例上肢骨折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单次肌间沟麻醉,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芬太尼,根据患者手术后疼痛程度来评定镇痛的效果、麻醉起效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2组麻醉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比较,实......

    作者:杨少平 刊期: 2015- 02

  • 56例重症神经损伤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评价机械通气对56例重症神经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56例神经重症损伤患者给予呼气末正压通气模式,观察通气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和动脉血气变化。结果通气治疗1周后,所有患者均有好转迹象,心率和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均较通气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治疗神经重症损伤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孙红 刊期: 2015- 02

  •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神经外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神经手术麻醉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6例经神经手术治疗的病例,根据麻醉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为2组,各33例。2组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观察组采用舒芬太尼,分别测量记录各项麻醉评估指标,分析两种药物的临床效果。结果2组在麻醉诱导前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2组在麻醉诱导时低值、拔管时高值、人工气腹后高值HR、SBP、DBP均比麻醉后低;而观察组术后就清醒时间......

    作者:赵世凌 刊期: 2015- 02

  •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神经生物反馈又称脑电图生物反馈(EEGbiofeedback,EBF)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后对照的方法进行EBF训练来强化Cz导联12~15Hz的感觉运动节律(SMR)而同时抑制θ节律,共30次为一疗程。对治疗前后的病情进行观察。结果106例完成了30次的EBF训练,经EBF治疗后,近期有效率为90.57%,痊愈和显著好转率为55.66%。结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进行......

    作者:郑春玲;黄圣明;王明科 刊期: 2015- 02

  • 鼻肠管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比较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鼻肠管置入肠道的不同位置行肠内营养对肝功能的损害,从而选择佳置入位置。方法将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2组,均采用胃镜辅助下放置鼻肠管,A组鼻肠管放置到Treitz韧带以下,B组鼻肠管放置到Treitz韧带以上,观察2组对肝功能的损害,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置入鼻肠管1周测肝功能,A组AST、ALT、AKP、D-BIL、T-BIL、TBA较B组明显升高(P<0.0......

    作者:李锦绣;赵云峰;焦宪法;张科 刊期: 2015- 02

  • 颈部动脉硬化斑块形态与缺血性脑梗死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究颈部动脉硬化斑块形态与缺血性脑梗死相关性。方法选自2010‐01—2013‐12在本院诊治的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8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正常体检无明显心脑血管病患者180例为对照组,予彩色多普勒超声颈部血管的硬化斑块形态和内部结构相关检查,分析2组颈部动脉硬化斑块检出率及斑块形态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颈部动脉的硬化斑块检出率93.33%高于对照组的2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高先彬 刊期: 2015- 02

  • 血小板5项参数检测对脑梗死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脑梗死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BC‐5800型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对42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37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和45例健康人(对照组)静脉血中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密度(PDW)进行检测,并对3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梗死急性组5项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

    作者:郑新山;包广杰 刊期: 2015-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