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面向广大中、高级从事神经科的医务人员,面向医疗、教学和科研单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以实用为重点;以理论和新技术为指导,服务于神经科临床医师及有关人员,力求使本刊成为神经科临床医师和有关人员的良师益友。本刊反映神经内、外科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和新理论,内容丰富、实用、新颖,可读性强。本刊力求通过学术交流,把本专业医务人员的学术和诊疗水平提高一个新台阶。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1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381/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8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 国际刊号:1673-5110
  • 国内刊号:41-1381/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年第13期文章
  •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中年人主观性耳鸣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中年人主观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中年人主观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采用耳鸣致残量表(THI)和焦虑自测量表(SAS)评价耳鸣对患者情感、功能及焦虑心理;同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及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4.38%,对照组为......

    作者:沈敏;万俐佳 刊期: 2015- 13

  • 高血压脑出血影响血肿扩大及短期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发生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即使病情得到控制,也会留下一定的后遗症,严重影响人类健康,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高血压脑出血发病24h内,出现血肿扩大的几率非常高,且发病72h内血肿均处于不稳定状态,严重者必须进行手术治疗[1]。本文对13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改革 刊期: 2015- 13

  • 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发神经系统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发神经系统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1‐02-2014‐02收治95例支原体肺炎并发神经系统损伤患儿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30例单纯支原体肺炎患儿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儿临床表现、脑电图表现、脑脊液(CSF)及血清MP抗体检测结果,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预后情况。结果2组患儿均有发热、头痛及呕吐等临床表现,观察组患儿还有嗜睡、烦躁及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

    作者:鱼湘 刊期: 2015- 13

  • 颅内动脉瘤介入术喉罩置入全身麻醉的效果观察

    颅内动脉瘤通常因动脉硬化或外伤所致,可发生在颅内任何部位,系脑动脉局限性病变引起动脉壁膨出形成。由于瘤壁薄弱,瘤体易发生破裂而危及患者生命[1‐2],故一旦确诊应及时治疗。2010‐01—2014‐10我科对接受择期介入手术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实施喉罩置入全身麻醉,现报道如下。......

    作者:孔素梅 刊期: 2015- 13

  • 两种尺神经前置方法治疗肘管综合征的疗效比较

    在尺骨鹰嘴和肱骨内上髁之间有一骨性纤维鞘管,即尺神经沟,尺神经尺侧上副动脉以及尺侧上副静脉走行其中。当肘管受压或管内占位性病变时,可对尺神经造成压迫,导致神经功能障碍,从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称为肘管综合征。目前,对于肘管综合征的治疗尚存在一定争议[1],常用的治疗方式主要有尺神经松解术、尺神经前置术以及肱骨内上髁切除术等[2],且治疗效果不尽相同。为探讨肘管综合征的有效治疗方案,笔者对我院部分患......

    作者:白晨平 刊期: 2015- 13

  • 结构式团体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结构式团体心理治疗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120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实验组在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基础上实施结构式团队心理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效果、社会功能评分、治疗依从性和自知力恢复程度。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前2组社会功能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社会功能评分较对照......

    作者:陈立勇;刘秀丽;张颖 刊期: 2015- 13

  • 开颅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相关性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相关性危险因素,为颅内感染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实施开颅手术并发生术后颅内感染的40例患者为感染组,选取同期未发生颅内感染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收集和分析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将可能引起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数量化值后输入SPSS20.0软件,对每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将筛选出的颅内感染发生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开放性颅脑损伤、后颅......

    作者:王志强 刊期: 2015- 13

  • 数字化塑形钛网修补颅骨缺损98例临床分析

    颅骨缺损综合征常发生在去骨瓣、骨切除减压术及开放性颅脑损伤清创术后,少数发生在颅骨骨髓炎手术后。颅骨缺损是颅脑损伤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颅骨缺损修补术是神经外科常见手术之一,修补材料不断改进和完善,尤其是数字化塑形钛网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我院神经外科2007‐01-2014‐01对98例外伤性颅骨缺损患者应用数字化塑形钛网行颅骨缺损修补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业平;赵文旭;毛胜;尹璋星;廖黎庆;彭一鹏 刊期: 2015- 13

  • 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后复发脑卒中的特点

    颈动脉狭窄是一种高风险疾病,主要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病,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在颈动脉狭窄以往治疗中,药物治疗是常用方法,但年卒中率仍在15%左右,治疗效果不佳。随着血管内支架成形术的发展,介入治疗在颈动脉狭窄治疗中广泛应用,且安全、低创优势逐渐凸显。本文对我院收治的50例患者实施介入治疗,观察分析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青;张方 刊期: 2015- 13

  • 下肢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修复的影响

    本文旨在对存在下肢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分别给予下肢康复机器人辅助康复训练和常规康复训练,从多角度综合评价偏瘫患者康复训练过程中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为研究康复机器人对脑卒中偏瘫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提供临床依据。......

    作者:李坤彬;姚先丽;孙平鸽;张娅丽 刊期: 2015-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