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面向广大中、高级从事神经科的医务人员,面向医疗、教学和科研单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以实用为重点;以理论和新技术为指导,服务于神经科临床医师及有关人员,力求使本刊成为神经科临床医师和有关人员的良师益友。本刊反映神经内、外科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和新理论,内容丰富、实用、新颖,可读性强。本刊力求通过学术交流,把本专业医务人员的学术和诊疗水平提高一个新台阶。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1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381/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8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 国际刊号:1673-5110
- 国内刊号:41-1381/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阿加曲班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分析
急性脑梗死在老年人群中常见,病死率及致残率均高,治疗时间窗较窄,时刻危及生命,所以在临床治疗以溶栓治疗为主。凝血酶抑制剂阿加曲班已被证实可改善患者的脑神经功能[1],而银杏达莫则是一种银杏叶提取物质,已被广泛应用于脑血管、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本文探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玉华 刊期: 2015- 12
-
复发性脑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的常见危险因素,并分析甲状腺功能与复发性脑梗死间的相关性。方法1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初发组308例,复发组892,分别检查2组病人的血糖、血脂、C反应蛋白、甲状腺功能(T3、T4、TSH)、颈动脉B超,尽量动员病人行头颅MRI、MRA及头颈部CTA,记录吸烟史、高血压史及房颤病史、发病时的感染史等。分析影响脑梗死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复发组平均年龄大于初发组,烟龄长于初......
作者:张文华;牛玉秋 刊期: 2015- 12
-
急性进展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血清铁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进展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血清铁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261例,按照病情分为进展组(98例)和非进展组(163例),于入院后的第1、3、7天空腹下采集静脉血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铁蛋白水平,采用重复数据测量方法分析两组铁蛋白水平在不同检测时间的临床意义。结果进展组第1、3、7天铁蛋白分别为191.2±35.0、282.5±32.1、142.0±......
作者:段玲;黄廷富 刊期: 2015- 12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 MMP-9与 S-100B 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与S‐100B蛋白在急性脑梗死(ACI)病理过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65例ACI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MMP‐9和S‐100B蛋白浓度并与35例健康对照比较;比较不同梗死面积的ACI患者在急性期血清MMP‐9和S‐100B浓度的差异;分析急性期ACI患者MMP‐9和S‐100B的相关性。结果ACI患者急性期血......
作者:王新彩 刊期: 2015- 12
-
阿托伐他汀联合拜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拜阿司匹林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作用,观察对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拜阿司匹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连续治疗28d后评价相关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NIHSS评分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脂水平无明显改善(P>......
作者:江爱民;龚媛 刊期: 2015- 12
-
神经节苷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神经节昔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ACI)的效果。方法70例老年A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神经节昔脂注射液进行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NIHSS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马艳品;张虎平 刊期: 2015- 12
-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目的:探讨降纤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92例,治疗组48例,对照组44例。降纤酶首次、第2次、第3次剂量分别为10U、5U、5U,发病24h内,治疗组进行降纤酶治疗,对照组则按相同方式予以安慰剂治疗。对2组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PT及PA及发病3个月和1a后的病死率及脑卒中复发率等统计分析,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2.9%和54......
作者:黄丹翊;刘向娇 刊期: 2015- 12
-
丁苯肽软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丁苯肽软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接诊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口服拜阿司匹林肠溶片、吡拉西坦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评价一疗程后2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3.02%)显著优于对照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
作者:李大永 刊期: 2015- 12
-
临床核磁弥散成像不匹配指导下脑梗死的溶栓治疗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临床核磁弥散成像不匹配对指导溶栓治疗的价值。方法起病6~7h的脑梗死病人30例,均为大脑中动脉区域病变,治疗前后行NIHSS、BI指数评分。缺血半暗带分别用PDM、CDM表示。结果4组NIHSS评分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组BI指数评分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NIHSS评分及BI指数评分较前3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王慧敏;王慧玲;车振勇 刊期: 2015- 12
动态资讯
- 1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脑脊液细胞学观察
- 2 脑血管病继发癫(癎)86例临床分析
- 3 脑瘫儿童的早期智力干预
- 4 精神因素对产妇分娩的影响
- 5 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 6 他汀类药物联合缓释烟酸的调脂疗效及对高血压并发脑梗死患者动脉硬化的作用
- 7 以癫(癎)为首发症状的急性脑血管病41例临床分析
- 8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 9 脑梗死和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和血流动力学比较
- 10 不等量脑脊液置换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 11 磁共振波谱在脑胶质瘤放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 12 大剂量甲钴胺联合胰激肽原酶对改善4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分析
- 13 脑卒中后早期癫(癎)发作临床观察
- 14 神经纤维瘤病的CT和MRI表现及诊断价值
- 15 喉全切术全程护理体会
- 16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急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 17 64排螺旋CT椎基底动脉系统造影的诊断价值
- 18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脑胶质瘤的侵袭性
- 19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管道护理体会
- 20 臭氧自体血回输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