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面向广大中、高级从事神经科的医务人员,面向医疗、教学和科研单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以实用为重点;以理论和新技术为指导,服务于神经科临床医师及有关人员,力求使本刊成为神经科临床医师和有关人员的良师益友。本刊反映神经内、外科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和新理论,内容丰富、实用、新颖,可读性强。本刊力求通过学术交流,把本专业医务人员的学术和诊疗水平提高一个新台阶。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1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381/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8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 国际刊号:1673-5110
  • 国内刊号:41-1381/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年第11期文章
  • 脑梗死后遗症期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探讨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遗症期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01—2014‐02入院的脑梗死后遗症期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训练。分析2组患者效果以及认知度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吞咽困难康复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93.3%vs.50.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认知度改善率显著......

    作者:孙诗白 刊期: 2015- 11

  • 银杏达莫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及炎性指标的影响

    急性脑梗死(ACI)发病率较高,且发病迅速,目前尚无特效的药物彻底根治,临床治疗主要是溶栓、抗凝,修复患者脑组织血供用以恢复受损的神经细胞,减少组织继发损伤[1]。本研究以2011‐04—2012‐07我院接收的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银杏达莫治疗急性脑梗死对患者血流变学及炎性指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江爱民;龚媛 刊期: 2015- 11

  • 脑出血与脑梗死恢复期中药复方的用药规律探讨

    脑梗死及脑出血均属于中医“中风”范畴,均属于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临床较为常见[1]。发病后2周至半年为脑梗死及脑出血的恢复期。脑梗死及脑出血恢复期是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关键时期,治疗是否得当,决定患者的预后情况。目前,对于脑梗死及脑出血恢复期应用中医药疗法的临床报道逐渐增多,临床效果显著[2]。探讨脑梗死及脑出血恢复期应用中药复方的用药规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故我院查阅2007—2013......

    作者:向飞;汪逵;向春晖;邓民强 刊期: 2015- 11

  • 脑梗死人群应用 T-SPO T. TB 诊断潜伏性结核感染临床分析

    流行病学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肺结核患者人数位居全球第2位,随着全球性结核病疫情的加剧,结核疫情的防制形势非常严峻[1]。脑梗死人群体质较正常人差,是结核病的易感人群,但当前对于脑梗死人群结核感染情况的报道不多。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以其灵敏度高、假阳性率低的特点在诊断潜伏性结核感染(latenttuberculosisinfection,LTBI)中得到广泛应用[2]。本文以T‐SPO......

    作者:李君莲;阿尔泰;杨玉勤;玛力亚木·古丽比克;刘艳;申诗江;曹莉莉;李东军 刊期: 2015- 11

  •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脑血管疾病患者中,急性脑梗死约占75%,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1]。现阶段,尚未出现公认指标对卒中后神经功能损害进行评价与预测。部分学者认为,通过检测神经化学标志物,可能有利于神经损害功能的判断[2]。在该疾病的治疗过程中,神经保护也是治疗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依达拉奉属于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在急性脑梗死中被广泛应用,其有利于保护机体组织,减少损害[3]。本文主要分析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

    作者:蔡奕秋 刊期: 2015- 11

  • 尤瑞克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对 CRP 的动态影响

    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发生与病情进展的直接病因,C反应蛋白(CRP)属于炎性标记物,其水平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紧密相关,因此,动态观察CRP可用于评价治疗方案的有效性[1]。本研究主要分析依达拉奉联合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对CRP的动态影响,以评估联合用药方案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赫鹏 刊期: 2015- 11

  • 老年急性脑梗死应用不同剂量阿司匹林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阿司匹林作为临床常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可有效降低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再次严重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防治指南指出其使用剂量50~325mg,关于剂量变动与疗效、安全性的相关性并未予明确阐述[1]。本研究主要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服用100mg与300mg阿司匹林对疗效与安全性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报告如下。......

    作者:周松林 刊期: 2015- 11

  • 高压氧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较常见的疾病,中老年人群中较多见,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脑梗死术后发生不同程度肢体功能或神经功能障碍的情况较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严重影响,特别是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一旦不能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导致血管性痴呆的发生。近年来本院采用补阳还五汤配合高压氧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红霞 刊期: 2015- 11

  • 奥拉西坦与依达拉奉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单用奥拉西坦(OX)以及联合依达拉奉(ED)对大面积脑梗死(MCI)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07—2012‐07我院诊治的MCI患者66例,分为单用OX治疗的对照组和OX联合ED治疗的观察组,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CSS和NIHSS评分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CSS评分、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周后,观察组CSS评分和NI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

    作者:罗贵军;岳联修 刊期: 2015- 11

  • 脑梗死二级预防药物及行为修正的依从性现状分析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药物应用以及药物依从性状况,为脑梗死二级预防用药提供指导意见。方法回顾性选取2009‐02—2010‐09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234例,排除不符合标准的患者,出院后进行12个月的随访,记录患者使用二级预防药物的种类和随访第1月和第12月各种二级预防药物使用以及依从性状况。结果234例患者,排除不符合标准的40例(17.09%),其余194例(82.91%)为研究对象,二级......

    作者:陈宇丹;胡文立;张娟;杨磊 刊期: 2015-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