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面向广大中、高级从事神经科的医务人员,面向医疗、教学和科研单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以实用为重点;以理论和新技术为指导,服务于神经科临床医师及有关人员,力求使本刊成为神经科临床医师和有关人员的良师益友。本刊反映神经内、外科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和新理论,内容丰富、实用、新颖,可读性强。本刊力求通过学术交流,把本专业医务人员的学术和诊疗水平提高一个新台阶。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1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381/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8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 国际刊号:1673-5110
  • 国内刊号:41-1381/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年第3期文章
  • 依达拉奉联合红景天治疗高原重型颅脑创伤术后患者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红景天治疗高原重型颅脑创伤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01-2012-12收治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75例,分为红景天组(A组)、依达拉奉组(B组)、依达拉奉+红景天组(C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口服红景天胶囊(2粒,3次/d),B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2次/d,30mg/次,静滴),C组口服红景天胶囊2粒,3次/d,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2次/d,30mg/次,静......

    作者:魏林节;董红让;叶东平;李在全;次欧;贾锋涛;冯国君;吕国志;解放军第 刊期: 2014- 03

  • 家庭回访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家庭回访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6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8例,对照组常规进行出院指导,试验组增加家庭回访,提供家庭康复训练指导,2组均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Fugl-Meyer(FMA)简式量表评定肢体运动功能,观察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于出院时、1个月、3个月进行评定.结果家庭回访1个月、3个月时试验组Barthel指数评分、......

    作者:龚爱华;周翠云 刊期: 2014- 03

  • 光纤型CO2激光在2例鞍区巨大脑膜瘤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激光技术自1961年由美国科学家应用于临床治疗以来,取得飞速发展,现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及基础理论研究等医学领域[1].1966年,Rosomoff和Carroll[2]首次使用红宝石激光切除颅内肿瘤.1976-07Ascher等[3]首次使用CO2激光完整切除颅内肿瘤.近40年激光技术的发展,医用激光刀在实践中已充分体现了优越性.目前,我院将科医人Acupulse40WG光纤......

    作者:拉增卓玛;徐建国 刊期: 2014- 03

  • 微创穿刺引流术在基底节区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基底节脑出血具有高致残率、高发病率及高病死率等特征,选择正确的早期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预后[1].我院53例基底区脑出血患者行微创穿刺引流术,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106例2010-01-2013-01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基底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53例,男32例,女21例,平均年龄64.1岁;高血压史35例,长期饮酒史49例;伴心脏病和糖尿病4......

    作者:张林山 刊期: 2014- 03

  • 颅脑创伤患者开颅术后二次开颅28例治疗体会

    颅脑创伤患者在第一次开颅术后,部分患者根据病情近期需急诊做二次开颅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我院2007-2012年完成颅脑创伤开颅术350例,其中1周内二次开颅2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二次开颅的病因、时机和手术方式等加以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牛大伟 刊期: 2014- 03

  • 生物反馈监控电针阴部神经刺激疗法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疗效观察

    压力性尿失禁属于临床中常见疾病之一,主要指患者在无尿失禁的情况下,由于一些外在的因素导致尿液不自主地从尿道口流出,且不伴膀胱的逼尿肌收缩.临床常给予物理疗法,常规的电针阴部神经刺激效果并不理想,不能准确判断针刺的深度[1].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给予生物反馈监控电针阴部神经刺激治疗,取得较好效果,分析如下.......

    作者:苏金玉 刊期: 2014- 03

  • 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06-2013-06我院诊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56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71例),对照组行常规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观察组行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观察2组GCS评分、并发症及预后等指标并进行对比.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GOS评分(3.98±1.57)明显高于对照组(2.54±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汤兴华 刊期: 2014- 03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脑梗死35例临床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COPD)为呼吸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由于患者长期处于缺氧状态,会引起机体内血液流变学、血液成分及血流动力学等改变,加之机体神经内分泌的改变与各种病原菌的反复感染均会损伤脑血管,使COPD患者易发作脑梗死[1],尤其是首发症状为意识障碍者,极易误诊为肺性脑病.......

    作者:朱早君 刊期: 2014- 03

  • 扩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拟诊为脑梗死患者120例,进行常规MR扫描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根据发病时间分为超急性期(6h内)、急性期(6~72h)、亚急性期(3~6d)3组,分别对各组梗死灶和健侧脑组织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相对ADC值(rADC)进行测量和计算.结果与健侧相比,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梗死灶的ADC值均明显降低,与亚急性期相比......

    作者:周莎莎 刊期: 2014- 03

  •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的原因和防治措施.方法分析我院2011-06-2013-06收治的73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并发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3例患者均采取去骨瓣减压、开颅清除血肿等手术治疗.术后1~4d发生大面积脑梗死.经去骨瓣减压术、抗血管痉挛、亚低温疗法及保守治疗措施后,患者出院前按GOS评分,其中恢复良好37例,中残16例,重残12例,植物状态3例,死亡5例.结论重......

    作者:田怡然;姜蔓萍 刊期: 2014-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