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面向广大中、高级从事神经科的医务人员,面向医疗、教学和科研单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以实用为重点;以理论和新技术为指导,服务于神经科临床医师及有关人员,力求使本刊成为神经科临床医师和有关人员的良师益友。本刊反映神经内、外科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和新理论,内容丰富、实用、新颖,可读性强。本刊力求通过学术交流,把本专业医务人员的学术和诊疗水平提高一个新台阶。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1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381/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8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 国际刊号:1673-5110
  • 国内刊号:41-1381/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年第21期文章
  • 脑室及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铸型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脑室及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铸型病例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4例脑室出血铸型病例采用单侧或双侧侧脑室外引流及腰大池持续外引流脑脊液的治疗效果.结果死亡6例(42.9%),其余病例术后3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评定:Ⅰ级~Ⅱ级2例,Ⅲ级3例,Ⅳ级~V级3例.结论脑室及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是治疗脑室出血铸型的有效方法.......

    作者:吴浩亮 刊期: 2011- 21

  • 29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影像学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ofthebasilararterysyndrome,TOBS)梗死部位的分布、发病的血管形态学基础及可能的发病机制,为预防、治疗及预后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方法对29例TOBS患者易感因素、影像学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9例患者中28例患者存在脑血管病易感因素,影像学提示29例患者共......

    作者:马爱金;郝冬琳;吴波娜 刊期: 2011- 21

  • Hcy、hs-CRP与进展性脑梗死相关性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临床特征,将10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进展组(n=52)和非进展组(n=56),分别检测其血清Hcy、hs-CRP水平.结果进展性脑梗死组患者血清Hcy、hs-CRP水平显著高于非进展组(P<0.05).结论检测血清Hcy、hs-CRP水平对于进展性脑梗死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玉珺;李红文;周勇 刊期: 2011- 21

  • 脑梗死患者长程脑电图40例分析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长程脑电图改变与临床关系.方法对4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长程脑电图监测和分析.结果40例脑梗死患者长程脑电图阳性率35例,其中弥漫性慢波16例,局限性异常((痫)样放电)19例.结论长程脑电图反映脑梗死患者出现脑功能损害和可能发生迟发型癫(痫),通过长程脑电图对脑梗死患者进行随访,可及时发现其病情变化,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小艳;蒋盼;王静芬;汤建平;罗勇 刊期: 2011- 21

  • 颈动脉灌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TCD观察与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脑梗死应用颈动脉灌注治疗前后临床TCD监测的对比.方法对36例急性脑梗死应用20%甘露醇+纳洛酮颈动脉灌注术在治疗前后行TCD临床动态观察.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经颈动脉灌注术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TCD监测各参数明显改善,且脑部平均血流速度、舒张期流速、脉动指数及阻力指数改善明显.结论颈动脉灌注治疗急性脑梗死根据TCD检测的血流动力学的特征性改变,给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提供了有力依据,对促进......

    作者:孙丽;李硕彦;冯树责;秦玉瀚;杨林涵;杨风彩;田梁佳;李艳华;陈颂 刊期: 2011- 21

  • ABCD2评分对TIA后短期内发生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目的观察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7d和30d内进展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以81例TIA为观察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并按Johnston提出的7分ABCD2评分法给予评分,随方TIA患者7d和30d内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TIA发生后31例(38.2%)患者于30d内发生脑梗死,其中19例(23.4%)发生于7d内.ABCD2评分≥4分是TIA后发生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BCD2评分多......

    作者:李明军;李谧 刊期: 2011- 21

  • 营养干预在降低中青年脑梗死危险因素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营养干预在降低中青年脑梗死危险因素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科中青年脑梗死高危因素患者60例,按照自愿原则,经患者知情同意,对其开展三阶段的营养宣教,干预前后复查体质量指数、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观察6周,并进行比较.结果营养干预前后对比,60例患者体质量指数、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异常人数及变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危险因素降低.结论对中青年脑梗死高危因素患者进行系统的......

    作者:赵晓瑞;周清安;崔海霞 刊期: 2011- 21

  • 法舒地尔对糖尿病脑梗死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法舒地尔治疗对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急性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液黏度仪检测血黏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甘油三酯、胆固醇.结果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血黏度及血脂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脑梗死伴糖尿病患者血液黏度及血脂高于单纯脑梗死组,法舒地尔治疗能够降低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黏度,同时对血脂也有作用.结论急性脑梗死疾病发生过程中......

    作者:蒋(珎);黄金忠;陈应柱 刊期: 2011-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