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面向广大中、高级从事神经科的医务人员,面向医疗、教学和科研单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以实用为重点;以理论和新技术为指导,服务于神经科临床医师及有关人员,力求使本刊成为神经科临床医师和有关人员的良师益友。本刊反映神经内、外科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和新理论,内容丰富、实用、新颖,可读性强。本刊力求通过学术交流,把本专业医务人员的学术和诊疗水平提高一个新台阶。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1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381/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8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 国际刊号:1673-5110
  • 国内刊号:41-1381/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年第7期文章
  • 亚低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为亚低温组(治疗组)及常规组(对照组),亚低温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应用亚低温治疗.在不同时间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对比.结果治疗30d后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好于对照组(P......

    作者:陈国军;张燕柳;于永娜;许东梅 刊期: 2010- 07

  • 胼胝体梗死的临床特点

    目的探讨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胼胝体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胼胝体梗死临床表现复杂,经常被并发的其他病灶所掩盖,瘫痪、精神智能障碍以及失用较多见.病灶以胼胝体膝部及体部多见,多并发其他部位梗死灶.胼胝体梗死诊断主要依靠MRI.结论胼胝体梗死临床表现复杂,MRI是确诊的依据,预后好.......

    作者:蓝瑞芳 刊期: 2010- 07

  • 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普通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收集2006-06~2009-06间的脑梗死病例共360例,随机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低分子肝素治疗组、普通肝素治疗组,每组60例;常规治疗组患者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300ml加红花注射液20ml,1次/d静滴,同时给予拜阿司匹林100mg,每晚1次口服.低分子肝素治疗组患者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U脐周皮下注射,1次/12h,10d后继续用......

    作者:黄中杰;李峰 刊期: 2010- 07

  • 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注射液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acutecerebralinfarction,A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72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0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加氯吡格雷组35例(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35例(对照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ADL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NI......

    作者:马明娟 刊期: 2010- 07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是一种自由基清除剂,其良好的脑保护作用得到国内外临床研究的证实[1].我科2007-06~2009-03,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45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齐照明;肖金城;梁彦林 刊期: 2010- 07

  • 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选择192例急性脑梗死,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巴曲酶、依达拉奉,对照组给予基本治疗,均于治疗前与治疗后21d评价神经功能.结果治疗组21d后总有效率95.2%,明显优于对照组62.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曲酶联合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方面有明显疗效,能明显减轻神经......

    作者:姚志厚 刊期: 2010- 07

  • 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67例

    目的观察针灸、中药为主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7例以针灸、中药为主,配合功能锻炼、健康护理指导;对照组32例采用针刺加功能锻炼,分别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06%、71.88%,2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针灸、中药为主治疗脑梗死疗效可靠.......

    作者:李抒云;李杰 刊期: 2010- 07

  • 青年型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研究青年型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12~2009-12我院收治的118例青年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青年型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中高血压47.5%,糖尿病16.1%,高脂血症53.4%,心脏疾病和(或)合并房颤3.4%,吸烟43.2%,家族史15.3%,动脉炎5.9%,烟雾病3.4%.结论高脂血症、高血压、抽烟、糖尿病、家族史、心脏疾病和(或)合并房颤、动脉炎、烟雾病等作为......

    作者:关志童;娄季宇;王金兰 刊期: 2010- 07

  •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及其与脑梗死面积大小的关系.方法对210例ACI患者按脑梗死面积大小进行分组,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进行血清NSE水平测定.结果ACI患者各亚组间血清NSE水平有显著性差异(F值=16.2,P......

    作者:郭桂华 刊期: 2010- 07

  • 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住院确诊为脑梗死患者136例,应用颈动脉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l-medialwallthickness,IMT),根据颈动脉彩超检查的结果分为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组、颈动脉轻度狭窄组、颈动脉内膜正常组,应用微粒子酶联免疫分析法(MEIA)测定Hcy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颈动脉中-重度狭......

    作者:何霞;朱苹;吴芳 刊期: 2010-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