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面向广大中、高级从事神经科的医务人员,面向医疗、教学和科研单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以实用为重点;以理论和新技术为指导,服务于神经科临床医师及有关人员,力求使本刊成为神经科临床医师和有关人员的良师益友。本刊反映神经内、外科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和新理论,内容丰富、实用、新颖,可读性强。本刊力求通过学术交流,把本专业医务人员的学术和诊疗水平提高一个新台阶。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1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381/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8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 国际刊号:1673-5110
  • 国内刊号:41-1381/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年第4期文章
  • 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观察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多种病因所致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的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又称原发性SAH[1].本病以青壮年多见,典型病例临床诊断并不困难,根据突发剧烈头痛及呕吐,脑膜刺激症阳性以及腰穿发现血性脑脊液或者头颅CT扫描发现阳性改变等即可明确诊断.SAH常并发脑积水、脑血管痉挛、再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是导致高残疾率及高病死率的主要原因.国内外学者认为3d内行DS......

    作者:李有运;张天霞;朱德清 刊期: 2010- 04

  • 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49例分析

    目的评价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小剂量尿激酸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98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活血化瘀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滴,1次/d,连用14d,尿激酶10万U加生理盐水100ml静滴,1次/d,连用5d.分别于5d、7d和14d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控制率85.1%,对照......

    作者:张素芳;陈敬;张允;聂方华;郑政 刊期: 2010- 04

  • 依达拉奉与疏血通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依达拉奉3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联用疏血通注射液6ml加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对照组30例采用低分右旋糖酐500ml,复方丹参注射液16ml静滴,1次/d.2组均为20d一个疗程,其他辅助及对症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刘焕生 刊期: 2010- 04

  • 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血液流变学和动力学的改变,脑内动脉血栓形成或栓子脱落造成供血区域血容量中断,使脑组织缺血坏死,临床上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脑梗死后致残率高,约1/3脑卒中幸存者残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再次卒中预后更差.我们用纳洛酮治疗脑梗死106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瑞芳;韩志勇;王五洲 刊期: 2010- 04

  • 100例脑梗死患者血脂检测结果分析

    脑梗死是由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如高血压、内分泌紊乱、吸烟、脂质代谢紊乱以及遗传等因素,其中脂质代谢紊乱是发生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现将我院2009-01~2009-10住院的100例脑梗死患者的血脂成分与100例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

    作者:彭小燕;杨利红;祁双宝;成守金 刊期: 2010- 04

  • 磁共振血管成像-弥散成像不匹配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磁共振血管成像-弥散成像(MRA-DWI)不匹配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符合溶栓标准且溶栓前行1.5T超导磁共振(MRI)检查的3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根据MRI检查结果分为MRA-DWI不匹配组及MRA-DWI匹配组,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2组间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溶栓治疗后第1天及第14天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

    作者:秦树巧;张殿印;侯玉芹 刊期: 2010- 04

  • C-反应蛋白与脑梗死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发病早期血液中C-反应蛋白(CRP)含量高低及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50例脑梗死患者CRP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1)脑梗死患者中CRP阳性率为56%,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作者:刘彦书;韩丽 刊期: 2010- 04

  • 脑梗死后并发肺部感染对病情演变的影响

    目的脑梗死后容易并发院内感染,多数为肺部感染,肺部感染后神经功能损害加重.方法收集2005-01~2008-08我院神经内科的脑卒中患者,参照1995年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评分标准,分别对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并发肺部感染前及并发肺部感染后不同时期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对比分析不同时期评分的变化.结果共收集并发肺部感染病例85例,感染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为(24.3±5......

    作者:程立山;高朋杰;陈晶;宋亚彬;宋宏杉;郭柳彩;张立志;冯俊强 刊期: 2010- 04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36例疗效观察

    急性脑梗死为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除溶栓治疗外,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为减少后遗症、减轻残疾程度,我科自2006-01~2008-12应用依达拉奉治疗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传玲;高文良 刊期: 2010- 04

  • 阿托伐他汀钙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立普妥)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治疗组60例有颈动脉斑块的脑梗死患者在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立普妥20mg/d,持续6个月,以60例有颈动脉斑块的脑梗死仅常规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为对照组.观察双侧颈动脉斑块积分和治疗前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组双侧颈动脉斑块积分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6个月后CRP水平明显下降.结论立普......

    作者:钱建东;于建刚;朱建琴 刊期: 2010- 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