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面向广大中、高级从事神经科的医务人员,面向医疗、教学和科研单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以实用为重点;以理论和新技术为指导,服务于神经科临床医师及有关人员,力求使本刊成为神经科临床医师和有关人员的良师益友。本刊反映神经内、外科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和新理论,内容丰富、实用、新颖,可读性强。本刊力求通过学术交流,把本专业医务人员的学术和诊疗水平提高一个新台阶。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1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381/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8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 国际刊号:1673-5110
- 国内刊号:41-1381/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位点加穴位注射结合Bobath运动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90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位点加穴位药物注射结合Bobath运动疗法治疗脑瘫患儿的疗效.方法用少量VitB1、VitB12加生理盐水稀释,按照运动,智力、视听、语言等异常情况在头皮、四肢、腰椎间隙选取相应位点及穴位进行注射刺激,并同时结合Bobath运动疗法,每疗程各10次,隔日交叉进行,疗程间隔7~21d,平均4~5个疗程.对采用上述疗法的90例脑瘫患儿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有效率96%,正常化45例(50%......
作者:王改京;赵发娥;陈俊巧 刊期: 2007- 02
-
脑电图检查中操作及伪差识别纠正方法
选择2005-07~2006-07使用NICOLETBMSI6000脑电分析仪进行分析、对比、总结.1操作1.1推荐应用在目前,8道的脑电图仪多只能安排8个导联,一般建议不再应用,推荐使用16道或者18道的脑电图仪以便安排多一些的导联进行常规记录.有条件的检查室或者出于研究的需要,可以应用更多的导联记录.在描记之前都应进行适当的定标.在参数设定方面,一般的敏感度设定为7uv/mm.敏感度降低,显然......
作者:李美琼;彭伟英;侯小兵 刊期: 2007- 02
-
第四脑室肿瘤的MRI诊断与鉴别
目的回顾性分析第四脑室占位性病变的MRI表现,以提高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方法搜集经MRI检查并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第四脑室肿瘤30例,均行MRI矢状、冠状和横轴位平扫,并大部分行增强扫描.结果30例第四脑室肿瘤MRI发现率100%.良、恶性诊断准确25例.定性诊断与病理符合23例.结论应用MRI检查技术是目前诊断第四脑肿瘤好的方法.以矢、冠、轴位平扫加增强扫描为基础,必要时辅助特殊序列检查,可以清晰显......
作者:赵华;陈勇;弓莉 刊期: 2007- 02
-
显微镜下听神经瘤切除的手术配合
听神经瘤是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占颅内肿瘤的8%~12%,占小脑桥脑角肿瘤的75%~95%[2].好发于中青年人.多起源于内听道内的前庭神经,沿神经根向阻力较低的内听道及桥小脑角区生长,与该区血管,神经及脑干之间的关系密切,早期手术死亡率低,面神经保留率高.......
作者:郭军红;郭嘉 刊期: 2007- 02
-
CT检查中血管内使用对比剂的风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在CT检查中常需应用对比剂行增强扫描,以提高CT平扫时不易辨认或境界不清的病变,提高病灶的检出率以及对病灶的定位、定性能力,为治疗提供必要的影像依据.是CT诊断技术中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因此,对比剂被广泛应用于CT影像诊断中.一般来讲,血管内给对比剂是安全的.但也有一定的风险,个别情况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因此,CT增强扫描应以安全舒适为前提,总结几年来使用对比剂的经验,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康霞;陈勇 刊期: 2007- 02
-
大面积脑梗死28例临床分析
大面积脑梗死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为探求其有效防治方法,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经头颅CT或MRI确诊的大面积脑梗死28例分析如下.......
作者:顾林晖 刊期: 2007- 02
-
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青中年脑梗死发病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对青中年脑梗死发病的影响及其成因.方法对96例青中年脑梗死患者和80例对照组作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1)青中年脑梗死组斑块检出率为65.6%,不稳定斑块(软斑和溃疡斑)检出率高达41.7%,稳定性斑块(扁平斑和硬斑)检出率为25%;健康对照组仅3例发现斑块形成,检出率仅7.5%,均为稳定性斑块,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2)斑块好发于颈总动脉膨大处、......
作者:潘瑞华 刊期: 2007- 02
-
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130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124例非脑梗死患者(对照组)分别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探测双侧颈总动脉(CCA)、颈总动脉分叉处(BIF)及颈内动脉(ICA)颅外段,測定并记录颈动脉中膜厚度(IMF)、管腔内径、粥样硬化斑块数量、部位.结果脑梗死组斑块检出率为76.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4%(P<0.05);以颈总动脉分叉处多,其次是颈总动脉......
作者:王晓玲;贺淑静 刊期: 2007- 02
-
豫南地区75例青年人缺血性卒中的临床分析
现就我院1996~2003年收治的75例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预后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张士杰 刊期: 2007- 02
-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新型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病程在48h内的急性脑梗死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在常规应用抗血小板凝集、改善微循环和对症等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采用依达拉奉30mg静滴,2次/d,共用7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治疗ACI安全有效.......
作者:郭喜玲 刊期: 2007- 02
动态资讯
- 1 脑卒中吞咽困难的早期康复治疗
- 2 癫癎持续状态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 3 30例重症颅脑损伤的护理
- 4 脑脊液置换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填塞术后临床观察
- 5 流行性腮腺炎并发脑炎患儿的护理
- 6 糖尿病病人低血糖昏迷20例临床分析
- 7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中预防喉返神经损伤的处理
- 8 枕大池硬膜囊重建预防术后发热的观察
- 9 延髓脊髓空洞症20例诊治体会
- 10 Na-DMPS救治毒鼠强中毒的疗效观察
- 11 脑卒中后发生早期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
- 12 胸腔镜交感神经链离断术治疗多汗症效果的预测因素
- 13 VEEG监测对鉴别癫及非癫发作的意义
- 14 哈伯因治疗多梗死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 15 mir-181c靶向作用 Smad7在神经母细胞瘤中的调控机制研究
- 16 22例小脑出血微创治疗临床疗效观察
- 17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的影响
- 18 等容血液稀释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110例临床观察
- 19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早期干预与护理
- 20 脑内脱髓鞘假瘤的MRI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