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面向广大中、高级从事神经科的医务人员,面向医疗、教学和科研单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以实用为重点;以理论和新技术为指导,服务于神经科临床医师及有关人员,力求使本刊成为神经科临床医师和有关人员的良师益友。本刊反映神经内、外科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和新理论,内容丰富、实用、新颖,可读性强。本刊力求通过学术交流,把本专业医务人员的学术和诊疗水平提高一个新台阶。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1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381/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8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 国际刊号:1673-5110
  • 国内刊号:41-1381/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年第1期文章
  • 东菱迪芙预防脑血栓形成进展的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东菱迪芙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58例起病24h内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130例及对照组128例,治疗组应用东菱迪芙静滴,对照组应用阿司匹林口服.结果治疗组脑梗死病人进展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应用东菱迪芙能有效的减少脑梗死进展的发生率.......

    作者:李世军;许晓妹;徐辽杭 刊期: 2007- 01

  • 静脉输注高氧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高氧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216例诊断明确的急性脑梗死随机分成2组:高氧液组(H组)和对照组(C组)各108例,2组病例的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基本相同,高氧液组是将常规液体750ml制备成高氧液,1次/d,14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后2组的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与ADL的MBI指数,2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静脉输注高氧液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赵发娥 刊期: 2007- 01

  • 低分子肝素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椎基底动脉系统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6例椎基底动脉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低分子肝素组(A组)43例,予海普宁(低分子肝素钠)5000U/次,2次/d,皮下注射,连续2周;对照组(B组)43例,予注射用水0.5ml皮下注射,1次/d,连续2周.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74.4%)高于B组(60.5%)(P<0.05),尤以降低急性期死亡率更为明显(P<0.05);......

    作者:朱炯端;谭国据;陈志健 刊期: 2007- 01

  •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临床上作为活血化瘀常用中成药制剂葛根素注射液,已在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广泛应用.我们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并与复方丹参液作为对照,研究其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不良反应等,现报告如下.......

    作者:苏玉花;王祥安 刊期: 2007- 01

  • 外伤后脑梗死4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外伤后脑梗死的病因、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总结45例经CT证实的外伤后脑梗死的临床、影像学表现、治结果及预后.结果外伤后脑梗死的表现因其梗死的部位的不同而不同,但均有脑外伤史,治疗效果好.结论在外伤后由于脑供血动脉损伤的基础上,加上脑水肿致局部血管的受压、牵拉、痉挛、血液的高凝状态等而使血栓形成,引起脑梗死,综合治疗效果好.......

    作者:邵俊卿;邓东海 刊期: 2007- 01

  • 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进展性脑梗死是指发病后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在48h内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目前临床缺乏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43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林文;张士亮 刊期: 2007- 01

  • 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本研究初步探讨了急性脑梗死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方法评价19例连续收住的首次、非昏迷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同期10例健康成人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睡眠打鼾史、高血压病史、吸烟史、饮酒史、动脉血压,研究组还记录入院时和7d时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得分(SSS),使用多导睡眠监测系统记录睡眠过程中的多项生理事件,评价AHI和低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结果急性脑梗死后......

    作者:廖华蓉;张若鹏 刊期: 2007- 01

  • 脑静脉血栓形成3例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脑静脉血栓形成误诊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防止误诊误治.方法对3例经MRI或MRA确诊的脑静脉血栓形成病例进行分析,寻找误诊原因,总结经验教训.结果3例脑静脉血栓形成病例均被误诊.结论脑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表现各异,CT检查缺乏特异性,临床易误诊,漏诊.DSA是其诊断的金标准.......

    作者:金平 刊期: 2007- 01

  •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误诊为原发性癫(癎)18例临床分析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临床误诊率较高,因其表现酷似癫(癎)样发作,故极易误诊为原发性癫(癎)而误治.现将我院自1995-11~2002-11住院病人经2次入院诊治(其中6例第一治疗在外院),后确诊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现总结如下,并分析其误诊原因.......

    作者:牛海帆;张翼翀;刘云爱 刊期: 2007- 01

  •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研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T)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分析其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CVT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特点,包括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血栓部位及颅脑CT和磁共振成像(MRI/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异常表现.结果CVT的病因各不相同,多与高凝状态有关.大多数患者表现有头痛、呕吐、视盘水肿、颅内高压征,伴或不伴意识降碍、视力下降、瘫痪及精神障碍.CT扫描可见静脉窦下降......

    作者:于荣焕;何蕴;荆宏建;赵燕;赵春水 刊期: 2007-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