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面向广大中、高级从事神经科的医务人员,面向医疗、教学和科研单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以实用为重点;以理论和新技术为指导,服务于神经科临床医师及有关人员,力求使本刊成为神经科临床医师和有关人员的良师益友。本刊反映神经内、外科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和新理论,内容丰富、实用、新颖,可读性强。本刊力求通过学术交流,把本专业医务人员的学术和诊疗水平提高一个新台阶。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1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381/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8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杂志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 国际刊号:1673-5110
  • 国内刊号:41-1381/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1年第2期文章
  • 降纤酶治疗脑梗死的血凝指标动态观察

    目的:了解降纤酶对脑梗死病人血凝常规中各项指标的作用.方法:对脑梗死病人用药前及用药后第3、7、14d后血凝常规中FIB(纤维蛋白原)、APT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TT(凝血酶时间)变化进行动态观察.结果:用药后FIB明显降低,p<0.05有显著差异,其余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精制降纤酶的降纤作用是确切明显的.......

    作者:肖粉玲 刊期: 2001- 02

  • 赛莱乐--独特的有效的微循环改善剂

    赛莱乐,化学成分:盐酸丁咯地尔,英文名为:BuflomedilHydrochlorideInjection;化学名为:4-(1-吡咯烷基)-1-(2,4,6-三甲氧基苯基)-1-丁酮酸盐.赛莱乐针剂为无色或几乎无色澄明液体;片剂为薄膜衣片,除去薄膜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作者:马兵 刊期: 2001- 02

  • 面神经干与周围支解剖方法手术效果比较

    面神经解剖是腮腺手术关键的操作技术,常用的解剖手术有三种,每种手术方法对面神经均有一定的刺激,可导致不同程度面神经功能障碍.为了探讨手术方式对面神经的影响程度,作者自1996年1月至1999年1月,采用面神经干及周围支解剖方法,分别对2组共46例病人进行手术及临床观察,初步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效果.......

    作者:张兴华;刘中寅;蒋子超 刊期: 2001- 02

  • 侧脑室体外引流及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7例

    我科自1998年以来采用锥颅侧脑室额角穿刺体外引流配合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7例全脑室出血患者,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史贤昭 刊期: 2001- 02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分度与CT分度的关系

    目前,国内各家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分度与CT分度的关系报道不一.有的认为两者符合率很高,有的认为符合率很低[1].为此,我们对一年中收治的39例HIE患儿进行临床分度与CT分度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作者:雷虹;徐文华 刊期: 2001- 02

  • 脑室外引流及脑室-腰椎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内出血12例

    我科自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采用脑室外引流及脑室-腰椎脑脊液置换治疗12例脑出血破入脑室及原发性脑室出血病人,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雷同森;冯法政 刊期: 2001- 02

  • 等容血液稀释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110例临床观察

    1材料与方法1.1病历选择按全国第二届神经精神病会议第三次修定的诊断标准,我院于1997年3月~1999年3月采用等容血液稀释疗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110例,发病时间均在48h内.110例中男71例,女39例,年龄55~65岁占多数,小者36岁,大81岁,平均60.5岁.TIA19例,脑梗死91例(急性期23例,后遗症68例).并高血压60例,冠心病18例,脑萎缩7例,糖尿病4例,脑动脉硬化21例......

    作者:朱成勤 刊期: 2001- 02

  •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19例临床表现符合DAI的病例CT表现特点进行分析.结果:CT表现双侧脑实质大片状低密度区、皮髓质界限不清,第三脑室、侧脑室及基底池对称性受压,中线结构未移位,脑实质内点状、斑片状出血灶.结论:CT表现结合临床,能对DAI作出正确诊断,CT是DAI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朱合伟;田泉 刊期: 2001- 02

  • 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对窒息儿脑损伤的评估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程度及预后评价有多种方法,本文应用NBNA对窒息新生儿脑损伤进行评估,在预测患儿脑损伤及预后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红梅;安慧萍 刊期: 2001- 02

  • 颈动脉注药治疗恢复期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近年来较为重视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尤其超早期的治疗,治疗方法较多,给药途径不一.而对恢复期脑梗死多采用一般性用药.作者试用自制复方合剂颈动脉注入治疗恢复期脑梗死,同时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等一般治疗为对照,比较其疗效.......

    作者:刘晋山;刘秀山 刊期: 2001-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