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面向广大中、高级从事神经科的医务人员,面向医疗、教学和科研单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以实用为重点;以理论和新技术为指导,服务于神经科临床医师及有关人员,力求使本刊成为神经科临床医师和有关人员的良师益友。本刊反映神经内、外科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和新理论,内容丰富、实用、新颖,可读性强。本刊力求通过学术交流,把本专业医务人员的学术和诊疗水平提高一个新台阶。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教育部
主办单位: 郑州大学
出版部门: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673-511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1-1381/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8
出版地区 河南
出版地区 河南
订购价格 408.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 主管单位:教育部
- 主办单位:郑州大学
- 国际刊号:1673-5110
- 国内刊号:41-1381/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期刊收录: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本刊面向广大中、高级从事神经科的医务人员,面向医疗、教学和科研单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但以实用为重点;以理论和新技术为指导,服务于神经科临床医师及有关人员,力求使本刊成为神经科临床医师和有关人员的良师益友。本刊反映神经内、外科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经验和新理论,内容丰富、实用、新颖,可读性强。本刊力求通过学术交流,把本专业医务人员的学术和诊疗水平提高一个新台阶。
1.文稿来稿应能反映该学术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水平。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条理清晰,题文相符,文字简明。论著、综述、讲座一般不超过4000字,病例报告1000字左右,其余2000字为宜。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作者单位名称和邮政编码及联系电话以及E-mail角注在同页左下方。
2.关键词摘要论著请附400字左右中英文摘要。论著类文章采用结构性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Objective,Methods,Results,Conclusion)四部分,采用第三人称撰写。英文摘要还应包括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
3.医学名词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97年更名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药物名称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中的名称为准,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4.图表如果能用文字简洁说明的内容就不必列表。图、表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表格采用三线表,不得有竖线。计量单位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
5.参考文献将参考文献按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编号,并用方括号标注在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参考文献应为正式出版物发表的作品,所引文献务必与原著核实,内容、版本、卷期、页码、年份应准确无误。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三名,后加“,等”。
6.著作权相关事宜作者文责自负。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征求作者同意。来稿决定刊用其权归本刊所有。除以纸载体形式出版外,本刊有权以光盘、网络期刊等其他方式出版决定录用的文稿。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发文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总被引频次
-
美托洛尔联合氟西汀对偏头痛患者血清5-HT水平及颅内血流的影响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氟西汀对偏头痛患者血清5-HT水平及颅内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05-2016-09我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9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49例.对照组实施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氟西汀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头痛情况、血清5-HT水平、颅内血流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头痛发作时间、程度、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计学意义(......
作者:宋伟 刊期: 2017- 11
-
评价TCD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诊断准确率
目的:评价TCD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狭窄诊断的准确率。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30例,均行CTA检查、TCD检查,记录并统计CTA检查和TCD检查对各动脉诊断的结果,以CTA检查结果为标准,计算TCD诊断颅内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结果以CTA结果为准,TCD检查对于不同动脉的血管狭窄诊断结果间存在差异,其中以MCA狭窄诊断的诊......
作者:吴静 刊期: 2016- 12
-
艾灸联合系统护理干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系统护理干预脑卒中后吞咽困难的疗效分析.方法60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实验组给予艾灸联合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比较2组疗效.结果实验组32例患者吞咽困难缓解,6例有效,缓解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17,P=0.014).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χ2......
作者:苏晓娇;鲍颂杨 刊期: 2013- 23
-
舒尼替尼治疗晚期进展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观察舒尼替尼治疗晚期进展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22例晚期进展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长效奥曲肽治疗,观察组采用舒尼替尼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2组肿瘤直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肿瘤直径......
作者:张斌;陈小兵 刊期: 2017- 11
-
脑出血后血肿状态对神经功能损伤的动物实验性研究
目的:探讨大鼠脑出血后早期血肿状态对神经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预置管二次注射法,分别用加入促凝剂(6‐氨基己酸)、抗凝剂(低分子肝素钠)以及无促凝剂和抗凝剂的大鼠自体动脉血建立尾状核脑出血模型,不同时间点(1h、6h、12h、24h、3d)对比实验组大鼠血肿容积、脑组织水肿病理变化与神经功能损伤的关系。结果血肿容积比较:1h时间点(P>0.05);6h、12h、24h时间点,抗凝组血肿容积大于其......
作者:何国林;陈湛愔;梁余航;陈逢俭;林海峰;唐龙冲;陈奕奕 刊期: 2015- 16
-
脑卒中后抑郁与脑损伤部位相关性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抑郁的发生与损伤部位的关系.方法2010-10-2011-10150例脑卒中住院患者,全部通过临床症状及MRI检查对病灶定位,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抑郁评分.结果脑卒中后抑郁68例,发生率45.33%,其中左侧发生率高于右侧,以额颞叶、基底节区为主.结论脑卒中患者抑郁的发生与卒中部位密切相关,其中左侧大脑半球的额颞叶及基底节区相关性更为显著.......
作者:赵红;魏文化 刊期: 2013- 03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灸联合柴胡疏肝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发作频率、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发作频率均较治疗前不同程度减少(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
作者:谢顺清 刊期: 2014- 10
-
初发表现为精神障碍的神经科疾病16例误诊分析
目的探讨初发表现为精神障碍的神经科疾病患者的误诊原因及对策.方法运用自编逐项归类统计方法,16例初诊为精神障碍后确诊为神经科疾患者,从病史演变、症状特点、体征识别、实验室检查准确应用、适宜治疗、等方面进行误诊原因分析.结果16例患者初诊为精神分裂症7例,情感障碍4例,癔症3例,抽动症2例.更正诊断为病毒性脑炎4例,癫3例,脑肿瘤,脑梗死各2例,麻痹性痴呆、肝-豆状核变性、帕金森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作者:沈华;沈均 刊期: 2012- 24
-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情况.方法对31例显微手术治疗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例患者中肿瘤全切除(SimpsonⅠ、Ⅱ)25例,次全切5例.术中证实肿瘤基底部主要位于蝶骨小翼、前床突,部分向周围延伸,侵蚀海绵窦,视神经管、眶内,术后大部分患者视力不同程度恢复,一过性偏瘫10例(10/31)视力恶化3例,1例死亡.结论显微手术切除是内侧蝶骨嵴脑膜瘤有效的治疗方法.掌握......
作者:郭金满;易书贵 刊期: 2007- 08
-
外伤性前颅窝底粉碎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外伤性前颅窝底粉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03-2012-08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前颅窝底粉碎骨折患者50例,患者额部受伤状况进行针对性的手术入路治疗.结果经手术探查患者的损伤类型主要包括单纯眶板粉碎性骨折、单侧眶板合并筛板粉碎性骨折以及双侧眶板合并筛板粉碎性骨折;所有患者术后短期内均无脑脊液瘘,2例由上颌窦开放性骨折而导致的面部伤口感染患者通过引流治疗后,伤口逐渐愈合好......
作者:谢锋;赖湘;梁明礼 刊期: 2013- 12
动态资讯More >
- 1 结核性脑膜炎预后因素分析
- 2 31例百草枯中毒的急救护理
- 3 微创穿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64例临床分析
- 4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 5 静脉溶栓治疗NIHSS评分>25分严重缺血性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 6 化疗致口腔溃疡的护理
- 7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12例分析
- 8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采用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的疗效分析
- 9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 10 减重步行训练在脑卒中后步行能力康复的作用
- 11 COPD并脑梗死性疾病61例临床分析
- 12 65例妇科恶性肿瘤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 13 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 14 西比灵合用丙戊酸钠治疗偏头痛20例疗效观察
- 15 不同剂量纳洛酮对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
- 16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 17 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对大鼠脑梗死区AQP9的影响
- 18 慢性酒精中毒脑病大鼠脑部血管及组织病理改变和血浆 ET-1变化
- 19 手术室护理危险事件及风险管理
- 20 不同剂量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